一些心理學家認為,快樂、憤怒、恐懼、悲哀,是人類最基本的情緒表現(xiàn)。這四種情緒目的性強,復雜程度低,強度大,緊張性高,所以具有典型性。
1.快樂通常是指一個人所追求的目的達到后,緊張狀態(tài)隨之解除時的情緒體驗。這種體驗的程度與所追求的目的價值成正比,目的達到和緊張解除的突然性,可以影響快樂的程度。例如,一場實力懸殊的比賽,強者輕易取勝,只會感到輕微的喜悅,但如果弱者經過努力,經歷一段緊張后反敗為勝,就會帶來無比的快樂。
幽默、趣事、音樂、喜劇等也可以帶來快樂,而此時的喜悅程度就取決于愿望滿足和舒適感的強弱了。
2.憤怒往往是由于遇到與愿望相違背的事或者目的和愿望不能達到,并一再受到妨礙情況下產生的情緒體驗。憤怒的產生取決于阻礙目的達到的頑固性,以及受阻擾的識別程度,特別是當個體認識到所遇到的挫折是不合理的,或是被人惡意地造成的時候,就最容易產生憤怒。
憤怒的產生過程,可以是從不滿、生氣開始,然后到慍怒,最后發(fā)展成憤怒、大怒。強烈憤怒時,當事人可能會對阻擾對象付諸攻擊行動。被攻擊的對象可以是人,也可以是物;可以是阻礙的直接對象,也可以是“替罪羊”。憤怒的行為表現(xiàn)是打罵、搏斗或摔砸??刂茟嵟那榫w,對保證心身健康是十分重要的。
3.恐懼是一種企圖擺脫、逃避某種特定處境的情緒體驗??謶指械漠a生往往是由于缺乏處理或擺脫可怕情景或事物的能力,雖然面臨威脅,卻又束手無策,由此而產生一種不可抗拒的無力感,繼而感到恐懼不安。可見,引起恐懼的關鍵因素是缺乏應急能力。
恐懼比任何一種情緒更具感染力。旁觀者在看到或聽到恐怖的發(fā)生時,常常也會引起自己的恐慌。一個人在恐懼中的叫喊,能使他人產生與呼叫者相同的感受,這就是情緒狀態(tài)的信息傳遞作用。恐懼可引起相應的神色和行為改變,也可導致尿失禁、精神失常、心臟病突發(fā)等異常情況的發(fā)生,因此要防止過分的、突然的驚嚇。
4.悲哀是與失去所熱愛、所追求的事物以及希望遭到破滅有關的情緒體驗。悲哀的程度取決于個體對所失去東西價值的認識,深切的悲哀大多是因為失去貴重的東西所引起,如失去親人就常常引發(fā)極度的悲哀。深度的悲痛情緒往往比較強烈、持久;輕度的悲哀可以僅僅是微不足道的失望或遺憾。所以,悲哀的體驗是從遺憾、失望到難過、傷心、悲痛、哀慟,漸次增強。
哭泣,是悲哀所帶來的緊張情緒的外部釋放。它可幫助消解積壓在心中的痛苦,對健康是有利的。極悲而不哭泣,雖然可能是性格所致,但一般被認為是不符合心理衛(wèi)生要求的。